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

召命?爛命就得一條!

 
 
如果有睇開我啲野,我一直唔係好認同近年教會呢種召命觀。跟據HKPES《「讀出召命」導引講座摘要》,召命的解釋為:

「從經驗而言,召命就是神放在各人心裡的負擔,每個人都是獨特的。從創造角度看,神早 已對每個人定下了心意,呼召他做神原本設計那樣的人;從救贖角度看,神也呼召人離開罪惡, 回轉歸向神,與神和好。在生活所有方面都做回神原本設計那樣的人,創造與救贖二者不能分割。」

從定義上,我不敢說有大差錯,但在實踐上,卻見到相當大的偏差。

這種召命觀暗示,你現在的生活並非神原本的設計,所以你要重新去尋找人生召命。你行入一間教會,問一百個人,至少有九十九個人說自己在尋找召命,餘下一個人答你「召命係咩黎架,食得架?」因為沒有人敢於自誇能完全活出神的召命。

即是說,整間教會的信徒沒有活出神原本的設計。

可不可怕,驚不驚嚇?

而且,在坊間回應召命的例子,基本只有四個向度:投身較有意義的工作(醫生/護士/社工/老師之類)、全職事奉、讀神學、辦社企。我相信楊醫的原意不可能是這樣,而是每一個人有一個定位,清潔洗碗掃街賣菜也有,但教會內的實踐,多數是你現在的人生不是上帝召命,你要改行完全另一條路。

另一方面,這種召命觀暗示了,只要找到人生的召命,便會活得更有意義,更快樂,甚至更成功更富裕。但聖經入面有大量反例,即使明確是神叫你去做,也不一定幸福快樂,例如何西亞要娶淫婦,耶利米最後客死異鄉。

當一個良好的意願變成一種規定,慢慢演化律法主義,現在好像規定每一個信徒均要尋找召命,卻又要謙卑地不能說已找到了,永遠停留在進行式當中,花精神花時間,非常病態。

「你們祈求,就不給你們;尋找,就尋不見;叩門,就給你們關門。」

楊醫是七十年代的港大醫科生,當年大學入學率僅為1%,醫學院更為1%當中的1%,及後更改弦易轍進修神學,我誠然認為他的生命意義非凡,活出召命。

但對於營營役役的眾生而言,假如生活層面沒有重大的道德缺失,每朝準時上班,盡責工作,返工少偷雞摸魚,對同事有禮,不苛待下屬,準時收工不加班,回家煮個晚飯,洗碗後做半小時運動,整理家務,睡前打兩手遊戲,有時間看兩頁書/聖經。

一個人能活成這樣已經算不錯了。

耶穌說「我的軛是容易的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」。

1 則留言:

  1. 我既睇法係又搞多個新名詞出黎奴化信徒,同巿面上啲健康產品呀補充劑呀原理一樣;講到底就係要你哋搵多啲咁十分一都會大啲,但係又唔好做到唔返黎,個場要人撐,要你係同事朋友間搵多啲水魚返黎;講到底,對人生咁重要的話,而一個自稱信徒既人連走去問神都做唔到,佢到底信緊乜?點解要呢班棍去教你點做?不過虛渡幾十人,等基督親自同佢講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咁解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