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告!

本人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正統神學訓練,所有發表內容,全屬個人信仰心得及教會生活經驗分享,敝blog負能量爆燈,如閱讀時感到不適,或出現任何不良反應,包括痰多咳嗽,夜睡不寧,神經緊張,潮熱汗出,心煩多疑,踎身起身見頭暈等徵狀,請即時停止,並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。

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

上網已成必須,教會如何面對


本地教會對網絡一向有負面印象,由56K年代的ICQ,到今時今日的社交媒體,教會內的教導仍然流於「得閑上網不如睇多D聖經」、「上網是虛擬而不真實」、「網上好多壞人」之類,教內領袖大致上採取鴕鳥政策,導致教會在網絡上嚴重脫節。來來去去,還走不出工具論的範圍:互聯網是一件工具,工具使用的好壞,視乎人如何使用,仍將互聯網視為新一點的電視,新一點的收音機,日光之下無新事。從來沒有意識到互聯網,以及新興的社交媒體,已經大規模地改變了世界,可能正促成或已促成人類社會繼工業革命後的一次範式轉移。


跟據今年資料,Facebook每日活躍用戶(以每日最少登入一次計)達12.3億人,而香港的每日活躍用戶接近四百萬,比例冠絕全球,當中還未計其他社交媒體如Twitter、Instagram,及一般的網上討論區等。以香港網絡滲透率之高、智能手機之普及,今天教會還在教導大家「不如睇少D手機,上少D網,多D讀經靈修」,會否太昧於時代變遷,甚至顯得虛偽?

以今天互聯網的普及程度,所謂虛擬與真實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,特別不少社交媒體具有實名制的特性,大眾是知道戶口持有者的真實身份,並非一個不知盧山真面目的網名。網上言論越來越反映現實,甚至有份創造現實,不少報紙雜誌和電視台,派記者專門監察各在大討論區及FB專頁「攞料」,令到不少報導的第一手資料是來自網上,先在網上流傳後,才由主流傳媒跟進。網絡有快速傳遞的優勢,又可以即時回應互動,連傳統媒體如電視、電台、報紙、雜誌等均全面處於捱打狀態,急需轉型。

由古早年代的ICQ、新聞組,到後來的網上討論區到及社交媒體。互聯網是現實世界一定程度的反映,正如現實一樣,在網上願意講道理的人,遠遠多於不講道理的人,絕大部份對人有用的技巧,如虛心、聆聽、耐性,在網上一樣通行無礙。現實中不受歡迎做法,例如無禮貌、霸道、離題,在網上同樣遭人排擠。難道現實中,從來沒有遇過蠻不講理,難以相處的人?若然在網上偶遇有人粗口回應,狙擊挑機,教會便呼籲人退場,現實中遇到相同情況,豈不是要隱居深山,從此不見人?

不過可惜是,特別是不少上一輩教牧不理解網絡輿論的特性,又要顯示自己不甘人後。結果,見證過好幾次,是教牧自己失言在先,被圍在後,不去為自己的言論澄清或誠意道歉,卻說遭人惡意謾罵攻擊,後然又擺出一副態度,「我還有很多正經事要做,無暇參與口水戰」,明示暗示網絡言論沒有建設性,浪費生命,不屑回應,在回自己的安全範圍後,例如講壇、教內刊物才發炮還擊。

身為一個網絡移民,由沒有網絡,到網絡發展,由56K到1000M光纖寬頻,由晚上家人睡覺後才可佔用電話線上網一兩個小時,到現時幾乎無時無刻掛網。這一代人 還記得沒有互聯網,沒有智能手機的日子是如何生活,在沒有Google、wiki的情況下,如何搜集資料做功課、寫論文。但對於新一代的網絡原居民,他們是自出娘胎便生活在網絡中,根本不會出現網上網下網前網後網左網右之分,虛擬即現實,網絡即生活,Google、Wiki是大神,看Youtube多過看電視,上淘寶多過出旺角。對他們而言,Wifi與陽光空氣水一樣自然且必須。教會今日對他們說「不如上少D網」,在他們眼中,可能等於「不如唔好抖氣,要依靠神的恩典過活」一樣荒謬。

由於教會在開拓網絡空間,嚴重滯後,到近年才出現較多討論,但幾乎所有評論,均是從網絡移民的角度出發,鮮會接觸到這群網絡原居民。當我們仍然認為面對面、「飲杯茶,食個包」的交流更加好,但網絡原居民(甚至是在下),根本沒有再分甚麼網上及面對面交流,兩者是同一件事,甚至更喜歡上網而少見人。兩者並不對立,最少是相輔相承,網上的相交,大大補足了現實上的不足(我如何與身處澳洲的朋友面對面交談呢)。

當我們還在討論如何使用Facebook時,年輕一輩因為我們這班老鬼入侵,一早聞風先遁,去到更新的社交媒體聚集,年青一輩誰會喜歡被父母師長add做friend!

教會要面對今時今日的網絡文化,實際上已經是一項跨文化事工,相信以跨文化的宣教角度去處理會比較適合。教會若要進入網絡空間,需要放低自己既有的習慣,努力去學習、接納,及欣賞對方的語言和文化,即使對方真的比你更差勁,文化程度比你低,也不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批判、教化對方,要求對方放棄自己固有的文化來遷就教會。轉個角度,可以將網上空間視作真實的國度,一眾網民只是未得之民,難道他們不需要福音,教會可以將他們排除在外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