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期(1646期)時代論壇的專題,回應早前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公佈的一項調查,當中有超過四成信徒認為教會對職場信徒零關注,同時有最多人認為會對支援在職信徒「沒有作用」。由於是收費文章,我不會詳細列出內容,閱後只能說沒有期望沒有失望。
教會談職場牧養,很多時會推一套召命觀,訪問中楊錫鏘牧師表示,「召命(calling)並非固定的崗位、工種,而是每人在按著神的呼喚(call),去成為祂心中想成就的人。」而由於職業佔人生相當多時間,教會的職場牧養,基本上希望職場信徒能在當中找到召命所在,即所謂職召,傍及一些職場宣教、追求卓越、做好見證等題目。
職召的問題在於,很多人的職業並非完全跟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。找到召命,與找到回應召命的工作,當中隔了一條鴻溝。譬如我覺得自己興趣是寫文章,也自覺正在回應神的召命,可是在香港,我實在找不到一份全職寫作並足以糊口的工作。我的世俗工作是做食品工業,原因是我正正讀這一科;而為甚麼會讀這一科,是因為聯招將我派到這一科;為甚麼聯招會將我派到這一科,是因為成績未足以好到可以讓我可以順利考取第一志願。當然,可以硬說成上帝的安排,當中有上主超越人心的美意。遇上一些不諳世情的傳道人,甚至會鼓勵你辭掉現時的工作,全時間回應上帝呼召,上帝自然會照料。但到有一日我耗盡積蓄,無錢交租時,當日發出呼籲的傳道人會不會為我交租呢,當然不會吧。
對我如是,這類說法對其他要為生活奔波的人,幾乎沒有任何說服力,有工作有糧出,誰會計較召不召命,三餐溫飽有瓦遮頭已經阿彌陀佛。
固然,世界上有部份工作,當中的使命感較強,有本身獨特的工作觀,如消防員、社工、醫生等等,這類人在教會亦是偏多。但畢竟世上大部份工作營營役役,而且跟據馬克思勞動異化的講法,在資本主義社會下,勞動者在絕大部份時間,是不能在工作中獲取到任何意義或快樂,只是資本家謀利的工具。試問一個快餐店收銀,他的召命觀如何建構?一個不斷將產品放入塑膠袋的包裝工人,他是如何恢復上主創造大地的秩序。
實在太遙遠不著邊際。
除非教會打算發動一場無產階級革命,否則格局不會有大變化。
作為一個在世打滾的俗人,社會上追求的專業精神,是無論你是否喜歡自己的工作,背後是否有甚麼召命,是否你的天份或長處所在,也必須做到妥當,俗語也有所謂做果行厭果行。很多人的職業,與他所謂的召命風馬牛不相及,你在工作上尋找到自己的召命,我真係恭喜你,找不到亦平常過平常。
例如少林足球之中,豬肉佬的職召,是成為一個偉大的舞蹈家,但際遇、天份各樣交織起來,他最終成為一個豬肉佬。又正如自己一樣,我也曾經想成為作家,但自問天份才幹以及環境際遇,不足以賣文維生。然而,安份守己打份牛工,養起自己養起頭家,又從來沒有甚麼歉咎,覺得有負天父所託。
近日網上瘋傳一段幪面超人變身比賽的片段,我深信當事人一定好鍾意幪面超人,甚至將推廣幪面超人為己任,才可能有如斯傑出的表現,但會否成為他的工作呢,恐怕未必,似乎又無損當中意義。
本人並非讀輔導亦非讀神學,不過我認為,教會若要談職場牧養時,應該將幾件事分開:天份、興趣、召命、工作。於好多人而言,幾件事不會同一時間地點出現,我就從未遇過有人說自己的天份及召命是收銀。不如將幾件事拆開獨立處理,無必要強求工作上要找到職召,無必要要求人的天份一定要發揮在工作上,我工餘時間寫文亦不知幾過癮。教會強調信徒要找到職召,許多時無形中加重信徒的心理負擔,工作不如意,遇到上司欺凌、下屬無能、跑唔到數、顧客無理投訴、地鐵壞車遲到,還要擔心自己是否虧負上帝,有沒有活出豐盛人生,作鹽作光。
從一個十分現實的角度,快餐店收銀找到自己的職召又如何,公司一旦引入自動售賣系統,便即時失業,不單止個人失業,有機會整個行業從此消失。過去二十年幾波金融風暴,除公務員外,基本上沒有人的工作是談得上安全穩陣,一個經濟周期逆轉,隨時令人失去所有。當我們誇誇其談又召命又回應神又榮耀上帝又職場宣教,有否想過,在一個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,是沒有人不能被取代。
我覺得這是教會講職場牧養最大的缺失,香港人生活壓力很大,年中不少人因為工作壓力,患上情緒病,甚至選擇輕生,剛剛新聞報導香港已躍升為全球生活指數最高的地區。在世打滾已經五癆七傷,去到教會還要應付教牧交下的責任,諸如職場宣教、做好見證、尋找召命、準時交十一奉獻、落大專牧區做導師等等。耶穌講過他的擔子是輕省,他的軛是易負,這個應許似乎並無在教會的職場牧養實踐出來,宗教責任已成為不少在職信徒的重擔。從文首的問卷調查中,有四成人說教會零關注,相信十分畀面,因為如果有負分,相信不少人會索性打負分,認為教會的職場牧養有反效果。
即使在教會的層面而言,傳福音是每個人的使命,但被呼召全職作傳道人卻是少數,這種召命觀,是否也可以套用在一般職業上,認為被呼召全職做某種工作的人,是世上的少數,對於其他人,教會就放過他們好嗎。
唔好用自己所認為"對"既睇法/教導, 加諸在其他人身上, 大家都會舒服D.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