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完思talk的活動「覺得堂會不濟,為何我們仍留下?」,實在十分精彩,參加者有年青,有年長;有近乎脫離堂會的信徒,亦有正在牧會的牧者;有匿身在大堂會隱世,亦有在小堂會奮鬥。
很多人離開原有的堂會之後,並不會完全停止聚會,多數人會有一段尋索期,當中發覺有不少人去了英語教會,英語教會相對於華人教會,對年青一輩的優勢非常明顯,傳道人與會眾相對平等,不像華人教會大家長式旳管理。亦有人隱身於超級教會中,大樹好遮陰,維持一定的教會生活,又毋須刻意投入。
即使留在教會中,大部份人知道堂會的問題,而留下來,多屬感情/歸屬感等因素,信仰元素好低甚至完全不明顯。
堂會內的保守勢力盤踞,連堂主任級的人馬,亦未必能動到分毫。因為堂會一間有限公司,當中的牧者傳道人,一方面是神職人員,另一方面亦只是打份工,牧者被逼走的消息時有所聞,失業的恐懼經常籠罩在頭上,傳道人工作比較特殊,轉工轉行有一定難度,為保住生計,好多時只能屈從。在堂會有限公司的層面上,並非ruled by love,也不是ruled by God,而係ruled by fear。
所以,下至平信徒,上至堂主任,在堂會中講真話,通常無好死,最後會被逼自願離開教會。
堂會之上,仲有一層教牧關係網,這層關係網非常錯綜複雜,而這一班人先係掌握香港教會表現的人。
堂會除了是一間有限公司之外,背後所支撐的,是一整套的堂會文化,而這套文化,又與中國傳統價值高度吻合,所以好多信徒察覺好多做法,幾乎找不到聖經根據,卻一代又一代人不斷重覆做。例如那些,年復一年舉行。已經無人報名的營會。
討論間,原來好多人不滿意教會關於十一奉獻的教導。
以下係個人分享。
堂會中間有好多不同想法的人,左中右都有,但問題是,永遠要讓步或離開,都係無權無勢但不滿現狀要求改革的人,結果,堂會自己失去本身改革、更新的力量。建制中人並非無為意,近年亦主動嘗試吸納一班年青人入去。但班年青人入到去,做得最多就係妥協,結果出現的情況,是我經常提到由「加入建制改變建制」,變成「加入建制變建制」。
所以,之前提過,教會近來發覺這一班中層實在太難搞,轉去集中精力應付中學生,希望在未脫離師長控制之前,向他們「灌輸正確價值觀」,令到他升上大專及出社會後站立得穩。很離奇是,很多教會領認為青年人離在大專及初職時離開教會,其中一個原因,是成長期太少挑戰,生活各方面均由父母安排好,缺乏空間成長,在溫室長大而缺少經歷,到真正面對風面便被打倒。然而,他們提出解決方法,卻是由師長們決定好一套「正確價值觀」,由上而下夾粗灌食。
若然,這套所謂「正確價值觀」,有其合理之處,我倒不過份擔心,不過世事又怎會得如人意呢。
這一套所謂「正確價值觀」,背後是一套親中親建制的意識型態,以及反同反性解放。令我覺得,只不過有人借年青人出走的問題,暗地推動自己的議程,而偏偏這種價值取向,十分為年青一輩不齒。
我只能講一句祝教會好運。
那,出走的人又如何呢?能否在建制外改革反攻?不過好可惜係,由於上一代無論社會經濟地位、學識、能力、人際網絡,遠超時下年青一輩,改革未萌芽就會比人踩死。
因為剛才講過,堂會係ruled by fear ,新興的事工/堂會出現,亦意味舊有事工/堂會萎縮,當堂會跌人,亦等於跌奉獻,業績唔好,首當其衝係營業員。因為從教會普查資料顯示,香港信徒平均增長率,只係每年0.9%。市場每年不到1%增長,仲有新競爭者加入,當然要一腳踩扁你。
更加可惜係,年青人連鬥長命這一招也不堪用,因為人均壽命不斷延長,即使65歲退休,做多二十年亦不成問題,甚至在真正退休後,還可當幾年顧問,至死方休。例如我非常敬愛的李炳光牧師,2003年退休過一次,2008年又退休第二次,到現在依然是循道衛理佈道團的團長,我深信他大有可能第三次退休,完成退休三部曲,分分鐘可以申請健力士世界紀錄。好多上一輩的老牧師,是打算燃燒一身報主愛,從來沒想過,對下一代傷害有多深,因為他們只想到自己。
結果年青一代,講人,無人;講錢,無錢;講權,無權。在這個困境之中,基本係無出路。
不過,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,正如經上記著說,凡喪掉生命就得著生命,離開教會才得著教會。下一輩人開始否上一代人的成就,你不打算交棒,我更無意接棒,讓你花盡一生精力建立的事業,後繼無人下執笠。
殺戮有時、 醫治有時.拆毀有時、建造有時。好多人投訴呢代一有破壞無建設,只識為反題而反題,我覺得,只不過係時代進入了拆毀的時段,大家著手市區重建。教會不死,教會不生。
等佢後繼無人自動摺埋,同鬥長命有乜分別?
回覆刪除況且,既然對方要錢有錢、要人有人、要權有權,自然有為利益加入教會嘅人,睇唔到教會會執笠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