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子回頭金不換,蕩女回頭???
花兩日時間睇曬《Love that Last》中譯《與耶穌一起,談愛情》。
我發覺男作者傑弗遜個經歷,竟然同《好男人性戰實錄》的作者Stoeker有七分似:事業有成、運動能手、外向、能言善道、在女人圈很吃得開。
Stoeker讀大學時隨便與異性發生關係,四處留情,一夜情無數。一段時間同時有四名女友,與其中三個有穩定的性關係,並同當中兩個訂了婚。
而本書作者之一傑弗遜,十六歲失身,係高中到大學關係一段接一段,隨感覺行事,雖然佢無寫明,相信佢每一段戀情都發生過關係。
Stoeker係大學美式足球校隊,傑弗遜係大學棒球校隊。Stoeker係史丹福大學優等榮譽畢業,畢業後到三蕃巿個投資顧問。傑弗遜因為一首「Why I Hate Religion, But Love Jesus」係youtube成名,後來成為暢銷書作家,四出演講。
書中形容傑弗遜:「他是那種活在舞台上的人,戴一副墨鏡,把全場氣氛炒得熱烈火爆,鼓動大家上來跳舞。他是所有人注目的焦點,是舞會中的靈魂人物。」
這種人回到教會,根本是情場殺手鬼見愁、墳場姑爺溝死女。他之前情場經驗已印證到,他本來就好受女性歡迎,否則那有機會關係一段接一段。
所以當他輕易追到當時全無戀愛經驗的老婆艾莉莎,在我眼中根本不意外。
不過這不是重點。
而是我發現教會內不少戀愛婚姻的見證,大多跟從這個模式。男的在結婚前可以滾紅滾綠滾天光、七擒七縱七色狼,有一日悔改回到教會即變成新造的人。女呢?卻是由我提出的婚前性行為三步曲:比人拋棄、懷孕、墮胎。
教會有大量浪子回頭的故事,然而蕩女從良卻絕無僅有。
此處幾明顯受到傳統父權文化的影響:一把可以開到好多鎖的鎖匙,係一條萬用匙。一把被好多鎖匙都開到的鎖,只係一把爛鎖。
一個男人周旋係多段關係之中,係風流,甚至係能力的表現。一個女人有多過一段性關係,係失貞,係淫娃蕩婦。
上帝聽禱告?
係戀愛呢件事上,教會十分鍾意教人「祈禱等候」,並且用「祈禱等候」成功的例子,來證明「祈禱等候」是有效的。
來說說共同作者之一艾莉莎的個案。
//大學三年匆匆結束,我依舊維持原來的單身身份;我取大學文憑,卻沒有能修成我的愛情學分,連個男朋友都沒有。我曾經和幾個男生有過短暫的「觸電火花」,但始終沒有任何結果。////我的第一次約會發生於大一那年。////還好,我也有過幾個不錯的約會經驗。//
之後,她遇到日後的丈夫傑弗森,所謂漫長的祈禱等候,就只是大學那幾年。他們異地戀幾個月後,艾莉莎突然提分手。
//早秋時分,我和傑夫分了手。就在那段時間,教會一個男生開始追求我。我其實尚未準備好進入另一段感情,但這個男生始終不放棄。//不過追到手三個月後,該男突然提分手,然後傑弗森再度出現,二人復合,不久就結婚。
教會內存在無數類似的「祈禱成功見證」,但看得多了。艾莉莎為甚麼「祈禱等候終蒙應允」,也許不是她堅持對神有信心,不懈禱告,而是她從來不乏裙下之臣,一直有追求者,其次是她的行動。
//如果那個男生真的對你有興趣,他終究會行採取行動,主動追求你。反之,他若對你與致缺缺,即便你再努力也徒勞無功。////讓人知道你、認識你,一如聖經中路得所做的那樣。路得在波阿斯的田裡拾穗,有一晚,他直接進入波阿斯的帳篷,請他盡至近親屬的本分來照顧她、與他成婚。你可以學習路得的榜樣,讓別人知道你仍然單身,讓別人發現你:出現在他常去的足球場上。考試時,烤一份藍莓鬆餅幫他加油打氣。如果他在餐廳打工,安排某個晚上和你的好友去那家餐廳用餐。如果他走上前來跟你要電話號碼,大方告追他。如果他邀你外出約會,大聲說好!」//
有這種心態和做法的女生,只要外表不太差,幾乎註定受異性歡迎,也許與她有沒有禱告關係不大。
這大概是李嘉誠祈禱自己財富自由一樣。
祈禱,但真的有等候過?
當看到書中這一段,我大笑不止。
//我生平第一次與『真正的男朋友』交往,是在我二十二歲那年。在那之前,我花了漫長時間等待,渴望進入婚姻。我還在讀大學時,我不斷為我末來的丈夫禱告。我向神祈求,讓我們的關係全然為祂而存在。我期待這段感情可以讓我見證上帝的信實,可以向人們分享如祂如何在過去那幾年回應我所有的禱告,是的,祂都一一允諾了。//
//漫長的等待是困難的。我等到二十二歲才開始約會,等到二十五歲才結婚,對我而言,那過程確實很辛苦。//
艾莉莎所謂漫長痛苦的等待,只不過係三年。
二十二歲拍拖,二十五歲結婚,對香港人而言算是早婚了。基本上沒有經過甚麼等待,而且書中之前部份有講到艾莉莎是初戀結婚的。
「對了,我告訴你了嗎?當我和艾莉莎在二十幾歲第一次約會時,她還沒有牽過任何人的手呢!」
艾莉莎的經歷,根本幸福到爆炸。
《單身起義》書中有批評過呢個現象:
//當然,也有人坦承,有些人確要等待較長時間才找到「特別的那一位」。不過,再一次,背後的假設是每個人最終都會到伴侶。就是等待本身,也常常成了精彩婚姻可期的原委。我們傾向徦設,等得越久,獎賞越豐。正如莎士比亞《辛白林》所寫,禮物「來得越遲,欣喜越大」,不少當代作家認同這看法,例如,《上帝也寫羅曼史》(When God Writes Your Love Story: The Ultimate Approach to Guy/Girl Relationships)的夫妻檔的作者之一的蕾絲莉‧陸迪(Leslie Ludy)就見證自己獲天賜良緣,絕對值得等待。她寫道:「〈神〉要我靠祂到一個地埗,讓祂在最合適的時間,將那特別的男子領到我跟前,猜猜看?在祂看為最適合的時間,祂正正作了此事。艾瑞克(Eric Ludy)是我的白馬王子,穿著盔甲出現,我萬分慶幸自己沒有妥協,接受次等貨色。」這個故事的問題是她遇到艾瑞克時才十六歲(並在十九歲時結婚)。陸迪用來描述自己等候的語言暗示,那是漫長而艱難的掙扎,最終才得到神報賞。言下之意,較大齡的單身讀者最終也會得享神蹟般的介入。然而,對於年紀或許較陸迪遇上白馬王子時大兩倍以上的單身人,這說法又有多大說服力?這類現見證與現實合起來看時,對年紀較大的單身者來說,顯得尤其空洞。//p175-176
活到這把年紀,我身邊有不少人祈禱等候的時間,長過艾莉沙十倍以上,最後只係得到個獨身恩賜。這些失敗例子,當然不會有人替他們出書,寫他們的經歷。
由於女作者艾莉莎係讀基督教大學,我相信當年追求他的男同學,個個是虔誠基督徒,在追求她約會她前,一定經過禱告確認,甚至尋求印證,咨詢過屬靈長者先才行動。
為甚麼上帝沒有聽這一班弟兄的禱告呢?
上帝係應允艾莉莎的禱告,讓她等到傑弗遜之前,已經拒絕了五到六個人的禱告。(還短暫包括他日後的丈夫。)
從書中的蛛絲馬跡看到,傑弗遜同艾莉莎兩人,本來很受異性歡迎,他們找到「對的人」機會,可能比一般人高,他們的經歷其實見證了甚麼?教會不少見證,只是用成功來見證成功,折解分析下,其實無甚特別。
我們是先有想證實的東西,然後先去找見證。我們想證明在尋找伴侶上,祈禱等候是有作用,所以我們就會找來「經過漫長(三年)祈禱後找到老公」的見證。那些祈禱幾十年仍然落空,當然不會上台。
然而當你要證實一件事,同時間就會反證另一件事,當「祈禱等候獲得配偶」,就自然需要解釋,為何有人長時間禱告,卻沒有得到相關的應許。
由於神是信實的,所以,祈禱不蒙應允,責任全在祈禱一方。之後無數的標籤及批評,就會落去那些人的身上:妄求、沒有信心、不按神心意。長期單身的人,往往還會額外多幾樣:性格有問題、太挑剔,要求高。
姊妹的情況我不清楚,但弟兄這一邊,我認過幾個長期單身的(也許包括自己),他們的性格太多沒有問題,對女朋友的要求也實屬正常。
阻礙他們(和我)找到女朋友的原因,也許只是樣衰同矮。
所以我好憎教會既所謂戀愛婚姻教導,成日係度放屁,如果係用某些方法去得到伴侶,即係根本唔駛有神啦;好多所謂既弟兄姊妹其實根本就唔READY做男女朋友甚至夫婦,只係保羅講既"與其欲火攻心,不如嫁取為妙";佢哋求男友/女友,只係為咗滿足自己既欲望,由於對愛情既不了解,成為一種只知索求不知接受既想法,好易講得出自己要咩伴侶,但連自己有咩值得人接受都講唔出,自覺我很醜但我很溫柔,但佢既溫柔從不外露,加上太多牧者自己都唔清唔楚,將大量講朋友既經文曲解為伴侶,養出一大班苦瓜會友出黎
回覆刪除教會的教導,有好多到年紀大咗睇返就得啖笑
刪除你的樣子如何,你的日子必如何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