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含小量曲線,敬請留意)
近日,不約而同在幾個同場合聽到有人講但以理書。
相信很多信主有一段年日的基督徒,一提起但以理書,會即時想到他與三位朋友的經歷,三位朋友因為不肯拜巴比倫王尼布革尼撒的金象,而被投入火窯;但以理自己違抗王命向神祈禱,被波斯大利烏王掉入獅子坑內。
相信很多信主有一段年日的基督徒,一提起但以理書,會即時想到他與三位朋友的經歷,三位朋友因為不肯拜巴比倫王尼布革尼撒的金象,而被投入火窯;但以理自己違抗王命向神祈禱,被波斯大利烏王掉入獅子坑內。
「即或不然、王阿、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、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。」
不過,在幾次的講論中,講者均沒有提到「即或不然」,而集中講但以理書第一章,在但以理、哈拿尼雅、米沙利、亞撒利雅被擄到巴比倫後,除了不受王的膳食,還是願意臣服巴比倫王的權勢之下,沒有謀反。花時間心機學習迦勒底的語言、文化,在三年受訓期完結後,通過王的考試,「比通國的術士、和用法術的、勝過十倍。」可以在王前面侍立,並且終其一生,盡忠職守。
講者鼓勵時下的年青人,不要一味的反對政府,即使這政府在你眼中看為不義,相反要學效但以理與三位朋友,放下亡國之恨,讀好書考好試,學習適應管治者的文化及語言,不怕考公務員進入政府,進入建制一路向上爬,最後像但以理在王面前侍立一樣,就可以發揮基督徒的影響力,成為社會上的見證,領人歸主。最重要是不受王的膳食,因為當時的食物,可能先祭過偶像才分派給眾人。今天的應用是,當迷信的老闆在新辦公室開張要拜神切燒豬,作為基督徒就要迴避,也不要吃拜過神的燒肉。不過我相當好奇,以當時近東的風俗而言,任何自然現象,應該有相應的神祗,若過連水及素菜也祝禱過才拿入皇宮,但以理及三個朋友,會不會就地絕食而死呢。
中國有句說話,叫「半部論語治天下」。自漢朝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,儒家成為所有士人學子的必修科,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。有好事之徒問,為甚麼是半部,卻不是一部呢,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,整部論語豈不是可以統治太陽系,四書五經,是不是可統治宇宙?箇中原因是,熟讀整部論語,實踐當中的道理,最後只能成為仁人君子,圖個虛名。孔子自己的政治生涯相當坎坷,週遊列國,困於陳蔡之間,幾乎餓死。若要出將入相,稱帝稱王,須將半部論語放低,避重就輕,斷章取義,方能成就霸業。
似乎對聖經一樣,整部聖經叫人跟隨耶穌,天天背上十字架,謙卑捨己。半部呢,說不定可以飛黃騰達,登候拜相,縱橫天下。至於那半部要取,半部要捨,各人有各人的領受,不在話下。
近日講道學流行,上帝話語的大能,不受差勁的講道影響,呼籲大家即使聽到不合心水的講道時,不要即時批評,要謙卑順服,一定可以聽到上帝對你說話。在此我不妨應用一下,即使對方斷章取義,如何在當中敏感神的教導,以免又遭人投訴只懂批評,不懂建設。
的確,做人要有所追求,求學時努力讀書,在社會中努力工作,力爭上游。在會考前夕總有人走出來告訴大家成績不緊要,會考零分亦可以成功;出到社會又有很多人說,工作賺錢不是人生的答案,要知足常樂,人生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事。
對這些說法一向不以為然。
讀書很重要,成績也很重要,是的,教育制度不公平,但世上有可以有一個絕對公平的制度麼?社會面對的情況,比學校大部份時間更不公平。考試成績是可以大致上反映出一個人的能力,高分低能固然有,會考零分最後成功亦然,但絕大多數人是跌在高分高能、低分低能的範圍當中。
工作固然不是人生的全部,難道失業、在職貧窮會解答到人生的問題?
事業有成,晉身上流社會,若然能進入政府成為高官更好,到時候,就有能力將自己的家人子女,移民到外國,圖個萬全。因為很多報導指出,特別是歐洲等地的教會衰退,很多教堂均改成其他用途,甚至改建成清真寺,誰說先進地區不需要人宣教呢。「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,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?」至於比較窮,讀書不成的弟兄姊妹又如何?自有國家一路一帶的機遇,讓他們到傳統宣教概念中的「10/40之窗」、「未得之民」當中,就不要與他們爭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