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個人相信榮格共時性,上次寫完教會增長學不久,便看了Netflix的Midnight Mass(午夜彌撒)。故事背境設定在一個虛構的漁業小島Crockett Island上,因為受到漏油意外的影響及漁業式微,人口下跌至僅有127人。島上有一間St. Patrick Church,原先的主教普魯特因為高齡及患病,被調回內陸休養,由年青的神父Paul Hill接任。
背境說到這裡,反正今次不是寫劇評,或者有機會再寫。
然後,收到朋友傳來這篇文章,「楊錫儒牧師以此指出,當教會領受神的聖旨,剛開始時,可能會像芥菜種那麼小,但將來一定會長成大樹,發展成為非常大的格局。」
我不認識楊錫儒,我也不認識福氣教會的發展如何,但如果有天楊錫儒蒙召去到Crockett Island開荒植堂,即使全島人信主,最大的格局也維持在127人吧,搞不好可能還會不斷萎縮。
雖然教會內很喜歡引用馬太福音18:20:「因為無論在哪裡,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,那裡就有我他們中間。」來印證教會不在乎人多人少,然而筆者卻很少聽過教會不主動追求增長,人數等於福音廣傳的想法牢不可破。
根據歸因理論(Attribution theory),「個人往往會將成功與失敗的事件加以歸因,若將個人成敗歸諸於內在因素,如能力、努力和心情等,即為內在歸因。與內在歸因相對的是外在歸因。後者是指個人將成敗歸諸於外在因素,如工作難度、運氣或教師偏心等。」
心理學很早發現,個人成功時會強調內在歸因,諸如品格、能力、性格,而失敗的人多數會訴諸外在因素,例如運氣、經濟不境之類。
當然,我不是在指斥那些發展得很好的超大型教會(Mega Church),俗語有云:「Don’t argue with success」。然而,在述說這些見證時,很多時是完全相信當時人的敍事角度,認為他們的做法或個人特質,便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,繼而出書辦講座,很多時完全忽略外部因素。
例如文首Crockett Island的例子,一間堂會能否發展,似乎無關信心大小,有否恆常禱告,傳道人是否具足夠能力,信徒們是否熱心傳福音,任憑傳道人在講台上舌燦蓮花,行神蹟水變酒、死人復活,堂會幾十年後也可能只有幾十人。「福音廣傳,人數倍增」,似乎更在乎當地的人口密度。這一點香港當然得天獨厚。
如果有留意香港Megachurch的發蹟史,好幾間大型堂會不約而同於千禧年中期起飛,背後似乎有一定的背境因素。依我在母會的經歷,在八十年代尾至九十年代中期做學生工作吸引青少年,到二千年前後,正是這批人畢業踏入社會的時期。由於返教會多數聽話,學業成績較好,不少人能夠入讀大學,日後擠身專業人士行列。這批人在當時為教會帶來人材及奉獻,大大推動了教會的發展。但隨著日後出生率逐漸下降,加上學業及其他課餘活動的競爭,即使教會想推動青少年工作,效果也不及八九十年代的成績。
以上純粹個人看法,實際情況惟有留待學者們去研究了。
在大城市創立一間萬人大教會,還是在窮鄉僻壤守住一間幾十人教會幾十年,兩者誰滿足了福音使命呢,筆者沒有答案,讓讀者們思考一下。
我會話兩種都唔係,佢哋兩種都只係經營一間叫教會既公司,事實上有呢種心態既人不可能同神有好好既關係;連奉主名趕鬼既耶穌都話唔識,呢堆數字?神可以從石頭興起後裔,要數字做什麼?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