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連在FB看了兩篇ONE TRACK關於講道的文章(一、二),記起早幾年在教內也掀起過一次關於講道學和聽道學的論戰,小弟好像也有參與其中,寫過幾篇文章順手鞕撻一下。教會方面的回應,相信以禤智偉在傳揚論壇兩篇文章《學聽道:平信徒的本份和方法上、下》為大方向,大概是要求聽道者反求諸己,寄望能在爛道中聽出上帝的聖言,欣賞講道者在沒有恩賜之下,仍然忠於主所託。
或者是年紀大了,或者是結了婚,或者是轉了教會,我近年對聽道這一件事,的確有不同的體會。
其中一次是教會差出去的宣教士回來述職,除了在開首引用經文宣告外,在台上她壓根兒沒有講過聖經,只是分享她在工場的點滴,但,看到她的付出,我竟莫名的感動。
前一陣子在施諾FB的分享中,講到一位「講不行,寫不行」的陳耀基牧師,依然受到激進離教者的尊重。
聽道也在聽人,是誰講的(Who),往往重要過講甚麼(What)。
另一次,有位師母上台講道,大致是那種開首講了一段聖經,之後離題萬丈,東拉西扯閑話家常訴說家中的大小事務,在台下我固然聽得大皺眉頭。然而,在崇拜完畢後,我卻見不少婦女團的姊妹,圍住師母寒喧一翻,就著剛才「講道」的內容,互相問候代禱。然後我發覺,師母講道的內容,可能並沒有鋪排也沒有邏輯,也沒有多少聖經,但卻塑造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連繫,彼此關心,講道縱然講得一塌糊塗,但卻做到了聖經提倡的事。
我過去有罵過講台,罵過傳道人不成器,尸位素餐,甚至找到證據指傳道人抄襲講章,令對方受記律處分。不過近期反思這事時,又有一個疑問:講道的標準是誰定的呢?結構嚴謹、條理分明、引喻洽當固然是好,但為何我所要求的標準,就等同全教會適用的標準呢?是否不在意當中,流露出一種知識份子的卓越感:我受過教育,我懂得比你多,我的要求對人對教會有好處,大家應接受我的建議。
而一般的教會中,像我們這種讀過點書的偽知識份子,對講道有一定要求的,會在聽道時抄筆記,究竟有多少呢?以我過去的經驗,10%?5%?
例如剛才舉的例子,那班婦女對講道的要求是甚麼?我們有否去認真接觸過?也許就是有人能夠和她們閑話家常,理解他們照顧家庭的辛酸,而不是深奧的神學和聖經知識,我憑甚麼去否定她們的需求呢?而因為她們不擅於使用社交媒禮,也沒有墨水可以隨便寫幾千出出來,她們的意見永不見天日。
我不是鼓吹躺平,無論講道好壞都要接受,而是講道好像只是佔我們信仰生命的一小部份,我們似乎還有更大更重要的事要做。
以前重有返教會都已經戒咗筆記,因為無營養;崇拜既主旨係敬拜神,講道既目的係讓人同神更近;感謝神我初信時有好牧師打好基礎,傳道人呢…強差人意,甚至會因佢哋既行為而STUMBLE,所以深深體會而家既所謂教會其實同基督年代既會堂差不多;所以我對講道不存在什麼所謂基準,只會問與我、與神有什麼關係;如你所引係所謂講道時一大堆什麼宣教呀,困難呀,無非想R奉獻,已經見怪不怪了 - 耶穌說:「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;你跟從我吧!」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