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我是一個基督徒,近年也很怕與其他基督徒討論教會內的問題,因為大部份時間無法圍繞主題,交換想法,達到求同存異。多數討論會跌入泥沼內:提出批評的人會被質疑屬靈情況。
每當有人質疑教會的做法,提出批評或疑問時,教會內的普遍反應不是展開討論,尋找共識,然後嘗試回應,而是轉向查詢對方的屬靈狀況。
「你近來與神關係如何。」
「近來有沒有靈修、讀經、祈禱。」
「有時間批評教會,不如多傳福音。」
(令人噴飯的謝飯作者施諾舉行分享會時,就不斷有人詢問他的屬靈狀況,出席教會崇拜次數等等。)
背後隱含了一種想法:假如有人不滿及批評教會,必然是其人的屬靈生命出了狀況,否則不會抱怨。
誠然,的確有信徒對教會事事不滿,是因為生命中有問題尚待解決。然而,若沒有經過細心分析,是無法得知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合理,是否有需要去解決。教會內太習慣將問題放在信徒身上,將發現問題的人視為問題本身。
太快作出結論,實質是一種屬靈還原論,將信徒所遇到的困難,簡化成靈性問題,靈性好的話,一切就能夠迎刃而解。
靈性好,對教會內的人事鬥爭可以甘之如飴,要感恩,因有機會作和平之子,排解紛爭。
靈性好,即使教會內遭人針對,要感恩,因為有寬恕別人的機會。
靈性好,即使聽了一篇很爛的講道,要感恩,因為你有能力分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