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佈道會《主愛臨香江》,因為新一輪籌款活動,又引發話題。
支持的人通常有兩個論點,第一,靈魂無價,教會不應看支出來衡量大型佈道會的價值,最重要是靈魂得救。第二點,是引用保羅在腓立比書中:「這又何妨呢?或是假意,或是真心,無論怎樣,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。為此,我就歡喜,並且還要歡喜。」認為無論用甚麼方法,只要有人信主,教會發展,作為信徒要歡喜快樂。
關於第一點,之前寫了一篇「iphone傳福音大法」的文章,當中引用了很多支持者為大型佈道會辯護時的講法,證明那些論點,是完全可以應用在「iphone傳福音大法」之上,毫無違和感。這一年內已經有很多人提過,教會若果將本身擴堂儲備拿出來賙濟窮人,相信更加吸引到人聽福音信耶穌,為甚麼教會又不做?
我相信大部份人反對再舉辦大型佈道會的原因,不是質疑「靈魂無價,教會要不惜一切去傳福音」,而是,「不惜一切」的做法有很多,為甚麼要是大型佈道會呢?背後的理據是甚麼?無論主辦單位及其支持者一直在迴避問題,卻抬出終極目標來為自己說項。
至於第二點,我想很多引用這段經文的人,根本無留意經文內容,越描越黑,如此說法,豈不正正指出《主愛臨香江》是出於疾妒紛爭,結黨營私和虛情假意,所以才用後果論「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」去解釋。
長久以來,在教會接受的釋經訓練,均指出一個重要原則,不可隨意抽取一段經文,抽空時代背景及前文後理來理解,然後直接應用。要將經文放整卷書,甚至乎整本聖經的大脈絡之中,才能理解整個圖畫,否則極易跌入斷章取義之中,「聖經專為我服務」。已經決定好舉辦大型佈道會,再打開聖經找經文支持自己,必然會找到支持自己的經文。
保羅在寫這一段時,是不是解釋「為了傳福音,可以用任何方式,只要有人信,大家要歡喜快樂」,這種講法,恐怕不止違反常理,與其他經文亦有矛盾。
在使徒行傳中,有一個人叫「行邪術的西門」在城中名聲很響,「使撒馬利亞的百姓驚奇,無論大小都聽從他」,他聽了腓利所傳的福音,就信主受洗,並且經常和腓利一起。及後他見到西門及彼得按手令人領受聖靈,便拿錢給使徒,想買這種權柄。
如果我們以現代的思路去想,西門是城中的名人,很有影響力,有錢又肯奉獻,他之前還是行邪術,妄自尊大,所信的福音是由使徒腓利所傳,相信沒有偏差,簡直是上佳的見證材料,主即開幾場福音見證佈道大會,講自己之前行邪術如何風光,但內心不安,信耶穌之後整個人渙然一新,再不需要依靠邪術了。若果能得到賜下聖靈的權柄,福音必能更快傳開,「或是假意,或是真心,無論怎樣,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」。
可是使徒並沒有接受西門的邀請,反而嚴厲斥責他:
「你在這道上無份無關,因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。你當懊悔你這罪惡,祈求主,或者你心裡的意念可得赦免。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,被罪惡捆綁。」
使徒沒有看上西門的名人效應,亦不著重福音會否因他被大大傳開,反而看到他心術不正,不願將權柄給他。當然使徒也沒有所謂賜下聖靈的權柄可賣,而是因為他們的信心,所以才得著能力。
這段在使徒行傳的記載,豈不正是說,使徒不單看你能夠做到甚麼,是否能幫助傳揚福音,也看你的內心是否純正,亦不會因為人大有能力,對傳福音很有效果而犧牲對信徒個人信仰操守的要求。
如果我們將腓立比書保羅的說話理解成,只要有人信主,不要太介意手段的話,那些兩段經文就有嚴重衝突。
那麼保羅真正想講是甚麼?
保羅面對的處境是,福音已經傳開了,卻發現有人的心態不純正,因而大方接納結果,並為基督傳開了而歡喜。
如果套在今日的處境上,便是假如福音盛會到最後真的令到很多人聽到福音,然後決志信主,作為信徒應該歡喜快樂,不應介懷。保羅是接受歪打正著,不是宣傳「任何方法」。
或者可以將經文改一改,用足球作比喻:
「或高Q大棍,或是短傳滲入,無論怎樣,龍門總被攻破了,為此,我就歡喜,並且還要歡喜。」
質疑的人正正針對「福音」、「傳開了」兩點。所謂福音,真的在乎決志一刻?眾所周知,大型佈道會的跟進非常困難,不少人在佈道會決志後,一段時間後消失得無影無踪。今次主辦機構,似乎沒有人討論過相關問題,或提出過任何實則的解法方法。在大使命中,耶穌豈不是親自說「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」,這種強調決志的福音,頂多只實踐了大使命的頭一部份。這種半截福音,還算不算得上是福音呢,實在值得大家思考。
其次,現時教會聯合起來辦大型佈道會,能否造到廣傳的效果呢,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地方。不少人認為,在香港現時的處境,搞大型佈道會,不單沒法像主辦單位聲稱可以修補香港的撕裂,反而加深一般人對教會成見,離地脫節,好大喜功,不知民間疾苦,河蟹維穩。
如果主辦機構及其主持者,能夠開誠佈公,釋除疑慮,一般信徒是非常願意支持,不過好可惜,放眼及見,主辦機構根本不在乎主內的不同聲音,一意孤行,只管努力籌款,開拓財源。
我相信大部份人反對再舉辦大型佈道會的原因,不是質疑「靈魂無價,教會要不惜一切去傳福音」,而是,「不惜一切」的做法有很多,為甚麼要是大型佈道會呢?背後的理據是甚麼?無論主辦單位及其支持者一直在迴避問題,卻抬出終極目標來為自己說項。
至於第二點,我想很多引用這段經文的人,根本無留意經文內容,越描越黑,如此說法,豈不正正指出《主愛臨香江》是出於疾妒紛爭,結黨營私和虛情假意,所以才用後果論「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」去解釋。
長久以來,在教會接受的釋經訓練,均指出一個重要原則,不可隨意抽取一段經文,抽空時代背景及前文後理來理解,然後直接應用。要將經文放整卷書,甚至乎整本聖經的大脈絡之中,才能理解整個圖畫,否則極易跌入斷章取義之中,「聖經專為我服務」。已經決定好舉辦大型佈道會,再打開聖經找經文支持自己,必然會找到支持自己的經文。
保羅在寫這一段時,是不是解釋「為了傳福音,可以用任何方式,只要有人信,大家要歡喜快樂」,這種講法,恐怕不止違反常理,與其他經文亦有矛盾。
在使徒行傳中,有一個人叫「行邪術的西門」在城中名聲很響,「使撒馬利亞的百姓驚奇,無論大小都聽從他」,他聽了腓利所傳的福音,就信主受洗,並且經常和腓利一起。及後他見到西門及彼得按手令人領受聖靈,便拿錢給使徒,想買這種權柄。
如果我們以現代的思路去想,西門是城中的名人,很有影響力,有錢又肯奉獻,他之前還是行邪術,妄自尊大,所信的福音是由使徒腓利所傳,相信沒有偏差,簡直是上佳的見證材料,主即開幾場福音見證佈道大會,講自己之前行邪術如何風光,但內心不安,信耶穌之後整個人渙然一新,再不需要依靠邪術了。若果能得到賜下聖靈的權柄,福音必能更快傳開,「或是假意,或是真心,無論怎樣,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」。
可是使徒並沒有接受西門的邀請,反而嚴厲斥責他:
「你在這道上無份無關,因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。你當懊悔你這罪惡,祈求主,或者你心裡的意念可得赦免。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,被罪惡捆綁。」
使徒沒有看上西門的名人效應,亦不著重福音會否因他被大大傳開,反而看到他心術不正,不願將權柄給他。當然使徒也沒有所謂賜下聖靈的權柄可賣,而是因為他們的信心,所以才得著能力。
這段在使徒行傳的記載,豈不正是說,使徒不單看你能夠做到甚麼,是否能幫助傳揚福音,也看你的內心是否純正,亦不會因為人大有能力,對傳福音很有效果而犧牲對信徒個人信仰操守的要求。
如果我們將腓立比書保羅的說話理解成,只要有人信主,不要太介意手段的話,那些兩段經文就有嚴重衝突。
那麼保羅真正想講是甚麼?
保羅面對的處境是,福音已經傳開了,卻發現有人的心態不純正,因而大方接納結果,並為基督傳開了而歡喜。
如果套在今日的處境上,便是假如福音盛會到最後真的令到很多人聽到福音,然後決志信主,作為信徒應該歡喜快樂,不應介懷。保羅是接受歪打正著,不是宣傳「任何方法」。
或者可以將經文改一改,用足球作比喻:
「或高Q大棍,或是短傳滲入,無論怎樣,龍門總被攻破了,為此,我就歡喜,並且還要歡喜。」
質疑的人正正針對「福音」、「傳開了」兩點。所謂福音,真的在乎決志一刻?眾所周知,大型佈道會的跟進非常困難,不少人在佈道會決志後,一段時間後消失得無影無踪。今次主辦機構,似乎沒有人討論過相關問題,或提出過任何實則的解法方法。在大使命中,耶穌豈不是親自說「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」,這種強調決志的福音,頂多只實踐了大使命的頭一部份。這種半截福音,還算不算得上是福音呢,實在值得大家思考。
其次,現時教會聯合起來辦大型佈道會,能否造到廣傳的效果呢,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地方。不少人認為,在香港現時的處境,搞大型佈道會,不單沒法像主辦單位聲稱可以修補香港的撕裂,反而加深一般人對教會成見,離地脫節,好大喜功,不知民間疾苦,河蟹維穩。
如果主辦機構及其主持者,能夠開誠佈公,釋除疑慮,一般信徒是非常願意支持,不過好可惜,放眼及見,主辦機構根本不在乎主內的不同聲音,一意孤行,只管努力籌款,開拓財源。
應該是腓立比書
回覆刪除謝指正
刪除大型佈道會是一回事,大型佈道會前的這些所謂的「異象分享會」、「籌款晚會」(愛臨香江拉闊金曲開心夜)等等又是另一回事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