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知道書是去年書展推出,一直去到日前路過書局見到才買回來,花了一晚時間便看完。
我不敢說書的的內容是老生常談,但相信不少人看後,會感嘆一聲吾道不孤。看罷,又引起新的疑問,近年為意一個現象,書中提到部份教會的情況,經已是路人皆見,舉最幾樣最突出:講道質素下滑、中產俱樂部化、巨額擴堂、教導與現實脫節、教會發展方向轉變,由注重青年人,變成家庭、親子;相信不止教會中人,不少教外人也察覺得到。
奇怪是,批評及質疑的聲音,幾乎不曾在教會中出現,大家彷彿有共識地沉默,信徒往往要走出教會的場境,才比較有願意討論。上次去思道平台舉辦的活動,人大部份第一次見面,反而非常坦誠分享自己在教會的爭扎及疑惑,甚至流露出對教會的不滿,大部份人均認同,那些話是不能在教會內分享的,不能輕易讓導師及牧者知道,輕則受到「關心」,重則會惹禍上身。
為甚麼?
教會一向很強調基督教信仰不是迷信,即是,信徒是很清楚自己相信甚麼,才決定相信。雖然這種講法與傳統的預定論有少少衝突,但無法三言兩語解釋清楚。可是,當有信徒對信仰出現疑惑,或只是對教會某些做法表示不理解時,會怎樣處理?大抵又是幾句:「你要對神有信心」、「不要問,只要信」、「凡事都可行」。簡單說,是叫人毋需深究,不必去尋找答案,總之信住先,信就得,明不明白不重要,導師/教牧的意念高過平信徒的意念,上帝的意念又高過導師/教牧的意念。這叫信心,還是迷信呢?發展下去還會變成反智,認為理性會阻攔人明白上帝,只能用靈性和感性,繼而追求神秘經驗。要求放低理性的信仰,若不是迷信,又是甚麼呢?
明白到有一些問題是相當爭議,沒有簡單答案,但不正是有爭議,難有答案,所以才需要一個輿論空間,讓不同意見有機會表達,至少讓大家知道,原來彼此的想法不同,然後才慢慢求同存異,尋找一個大家相對滿意的做法,減低不滿。現在教會內普遍的處理方法,舉個例:擴堂,無論買不買地方,買哪裡,花多少錢買,總會有人滿意,有人不滿意,有關方面擔心若讓大家表達意見,會引起爭論,破壞合一,所以索性不讓大家公開討論,交由少部份人決定。而決定出台後,變成擴堂「異象」後便不能修改,只可支持,不可反對,維持表面和諧,不出亂子,繼續發展。但又因缺乏咨詢疏導,結果,是很多人不滿意,認為自己的意見不被尊重。沒有公共輿論空間,便在私底下討論,引發更多爭拗及誤會。
批評教會的風氣,本來不限於信徒,接近十年前,陳喜謙牧師便寫了《為何教會不像樣》,明言希望引起風波(摘自時代論壇:《為何教會不像樣》奉獻禮),最後似乎連茶杯內的風波也沒有掀起過,我想不少人更加連書名也沒有聽過。馬保羅牧者之後又寫了《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》,當中對香港教會的批評,無論嚴厲及深入程度,均不是我這等教會庶民可比,一般網上平台,針對教會的言論更如雨後春筍。
即使不講,大家自會為意到,每當有人批評教會,指出問題時,即有人回應:「你提出了問題,那答案呢?」、「你沒有(具體可行兼完美解決問題的)答案,便不要提出問題。」
在此,我想順道回應一下。
在不同媒介之中,已經有不同人嘗試為教會找出路,在《為何教不像樣》之後,同一系列又有《像樣的教會管理》、《教會變得更像樣》及《相愛又相爭》,當中提出不少切實可行的方法,寄望教會採納改善。可是,我不見得有很多堂會依照建議去做,從而改善教會管理,三五七時依舊聽到有堂會內爆出人事糾紛,鬧到上法庭亦時有所聞。
在傳統堂會外,亦有思道平台、使命公民運動、繖民網絡教會等等,舉辦不同的活動,嘗試尋找出路,那些要答案的人,有沒有參加過他們的活,嘗試一同找答案呢?還是像嗷嗷待哺的嬰兒:「答案呢?答案呢?我要答案!我要答案!」讓我有一種感覺,在教會中不少人不懂發掘問題,更不懂去尋找答案,一切要人餵,正如經上記着說:只能吃奶,不能吃乾糧。面對所有問題,要求像會考一樣有標準答案,順着這個標準答案便能完美地解決疑難。
世界上真的有這種簡單方便的答案?
對這種人的建議是,不妨先找書看看,尤其剛才提到幾本書,再加一本《令人噴飯的謝飯》,或參加剛才提到幾個組織的活動。指出教會問題不是我這種邊沿廢青基督徒的專利,在體制內一早有人看得見,並身體力行尋求改善。教會向來不是一個完美群體,是需要很多人一齊修修補補來維持,有些問題,有人看得見,有人看不見,是很平常的事,提出問題的人,有時候也未必有答案,毋需以此攻擊對方。事實上,我見很多信徒指訴別人只懂批評沒有答案時,原來自己也沒有答案,甚至未曾細想,或認為根本沒有問題。
有時提出問題的人,更不必要有答案。
講一個比喻,當你身體不適,要去見醫生時,你要做的事,是準確描述自己的病徵,然後讓醫生判斷,提供治療方法。當然,一般的傷風感冒,自己也可以分辨得到,但更複雜的病症,則要依賴醫生的專業。而不是像家中母親所言,人有病皆是「唔夠訓、食熱氣野、飲凍野、著唔夠衫」引起。
現代社會講求專業分工,教會亦不例外,傳道人要進神學院接受專門訓練方可牧會,牧師需要有一定認受性後才可按牧,神學院的教授要有相關學術資格,宣教士要接受專門訓練。雖然改教後說「信徒皆祭司」,但現時絕大部堂會中不存在嚴格意義的「信徒皆祭司」,一定程度會有分工及科層架構。假如你「夠訓、唔食熱氣野,唔飲凍野,著夠衫」,依然體弱多病,那麼就需要找醫生了。
言則,教會生病了,誰來斷症及提供治療方法呢。我認為教會領袖,責無傍貸,一般信徒只需清楚描述他們遇到問題,未必有答案,有答案也未必有能力,以及相應的權力去解決。大家不要誤會我在提倡消費主義,而是,一般組織中,下層結構的問題,通常是上層結構問題的反映,強將手下無弱兵,假如組織中問題叢生,往往是出自領導層身上。正如,如今香港的處境,大家會直接算到特首身上,警察當街動手打人,是他出手的麼,是他吩咐的麼?為甚麼我們會覺得他有問題?因為他是香港的領導人,管治香港各大小事務的最終責任,當然會算在他身上,他的責任亦與擁有的權力及回報成正比。一般小市民當然也有自己的公民責任,但重要性一定不會及得上特首,若小市無法安居樂業,住劏房捱貴租,他們真的只能看見問題,而沒有,也不會有解決問題的完美答案,難道手上要有完美的房屋政策才可發言,不可因自己面對的處境而發聲嗎。
在公營機構中爆出醜聞,最終領導人即使不涉其中,往往亦會因管理不善之名,而被徹換或引咎辭職,可是在教會內,大家還是很認同「離開容易,留低係需要勇氣」,而且暗地裡,更會將教會問題,歸咎在人的罪性,還原成靈性問題,一切皆出於信徒讀經、靈修、祈禱、傳福音不足。
世事紛陳,今日教會面對種種一切,是不是一句「耶穌是答案」,可以解決呢?
我沒有答案。
為甚麼?
教會一向很強調基督教信仰不是迷信,即是,信徒是很清楚自己相信甚麼,才決定相信。雖然這種講法與傳統的預定論有少少衝突,但無法三言兩語解釋清楚。可是,當有信徒對信仰出現疑惑,或只是對教會某些做法表示不理解時,會怎樣處理?大抵又是幾句:「你要對神有信心」、「不要問,只要信」、「凡事都可行」。簡單說,是叫人毋需深究,不必去尋找答案,總之信住先,信就得,明不明白不重要,導師/教牧的意念高過平信徒的意念,上帝的意念又高過導師/教牧的意念。這叫信心,還是迷信呢?發展下去還會變成反智,認為理性會阻攔人明白上帝,只能用靈性和感性,繼而追求神秘經驗。要求放低理性的信仰,若不是迷信,又是甚麼呢?
明白到有一些問題是相當爭議,沒有簡單答案,但不正是有爭議,難有答案,所以才需要一個輿論空間,讓不同意見有機會表達,至少讓大家知道,原來彼此的想法不同,然後才慢慢求同存異,尋找一個大家相對滿意的做法,減低不滿。現在教會內普遍的處理方法,舉個例:擴堂,無論買不買地方,買哪裡,花多少錢買,總會有人滿意,有人不滿意,有關方面擔心若讓大家表達意見,會引起爭論,破壞合一,所以索性不讓大家公開討論,交由少部份人決定。而決定出台後,變成擴堂「異象」後便不能修改,只可支持,不可反對,維持表面和諧,不出亂子,繼續發展。但又因缺乏咨詢疏導,結果,是很多人不滿意,認為自己的意見不被尊重。沒有公共輿論空間,便在私底下討論,引發更多爭拗及誤會。
批評教會的風氣,本來不限於信徒,接近十年前,陳喜謙牧師便寫了《為何教會不像樣》,明言希望引起風波(摘自時代論壇:《為何教會不像樣》奉獻禮),最後似乎連茶杯內的風波也沒有掀起過,我想不少人更加連書名也沒有聽過。馬保羅牧者之後又寫了《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》,當中對香港教會的批評,無論嚴厲及深入程度,均不是我這等教會庶民可比,一般網上平台,針對教會的言論更如雨後春筍。
即使不講,大家自會為意到,每當有人批評教會,指出問題時,即有人回應:「你提出了問題,那答案呢?」、「你沒有(具體可行兼完美解決問題的)答案,便不要提出問題。」
在此,我想順道回應一下。
在不同媒介之中,已經有不同人嘗試為教會找出路,在《為何教不像樣》之後,同一系列又有《像樣的教會管理》、《教會變得更像樣》及《相愛又相爭》,當中提出不少切實可行的方法,寄望教會採納改善。可是,我不見得有很多堂會依照建議去做,從而改善教會管理,三五七時依舊聽到有堂會內爆出人事糾紛,鬧到上法庭亦時有所聞。
在傳統堂會外,亦有思道平台、使命公民運動、繖民網絡教會等等,舉辦不同的活動,嘗試尋找出路,那些要答案的人,有沒有參加過他們的活,嘗試一同找答案呢?還是像嗷嗷待哺的嬰兒:「答案呢?答案呢?我要答案!我要答案!」讓我有一種感覺,在教會中不少人不懂發掘問題,更不懂去尋找答案,一切要人餵,正如經上記着說:只能吃奶,不能吃乾糧。面對所有問題,要求像會考一樣有標準答案,順着這個標準答案便能完美地解決疑難。
世界上真的有這種簡單方便的答案?
對這種人的建議是,不妨先找書看看,尤其剛才提到幾本書,再加一本《令人噴飯的謝飯》,或參加剛才提到幾個組織的活動。指出教會問題不是我這種邊沿廢青基督徒的專利,在體制內一早有人看得見,並身體力行尋求改善。教會向來不是一個完美群體,是需要很多人一齊修修補補來維持,有些問題,有人看得見,有人看不見,是很平常的事,提出問題的人,有時候也未必有答案,毋需以此攻擊對方。事實上,我見很多信徒指訴別人只懂批評沒有答案時,原來自己也沒有答案,甚至未曾細想,或認為根本沒有問題。
有時提出問題的人,更不必要有答案。
講一個比喻,當你身體不適,要去見醫生時,你要做的事,是準確描述自己的病徵,然後讓醫生判斷,提供治療方法。當然,一般的傷風感冒,自己也可以分辨得到,但更複雜的病症,則要依賴醫生的專業。而不是像家中母親所言,人有病皆是「唔夠訓、食熱氣野、飲凍野、著唔夠衫」引起。
現代社會講求專業分工,教會亦不例外,傳道人要進神學院接受專門訓練方可牧會,牧師需要有一定認受性後才可按牧,神學院的教授要有相關學術資格,宣教士要接受專門訓練。雖然改教後說「信徒皆祭司」,但現時絕大部堂會中不存在嚴格意義的「信徒皆祭司」,一定程度會有分工及科層架構。假如你「夠訓、唔食熱氣野,唔飲凍野,著夠衫」,依然體弱多病,那麼就需要找醫生了。
言則,教會生病了,誰來斷症及提供治療方法呢。我認為教會領袖,責無傍貸,一般信徒只需清楚描述他們遇到問題,未必有答案,有答案也未必有能力,以及相應的權力去解決。大家不要誤會我在提倡消費主義,而是,一般組織中,下層結構的問題,通常是上層結構問題的反映,強將手下無弱兵,假如組織中問題叢生,往往是出自領導層身上。正如,如今香港的處境,大家會直接算到特首身上,警察當街動手打人,是他出手的麼,是他吩咐的麼?為甚麼我們會覺得他有問題?因為他是香港的領導人,管治香港各大小事務的最終責任,當然會算在他身上,他的責任亦與擁有的權力及回報成正比。一般小市民當然也有自己的公民責任,但重要性一定不會及得上特首,若小市無法安居樂業,住劏房捱貴租,他們真的只能看見問題,而沒有,也不會有解決問題的完美答案,難道手上要有完美的房屋政策才可發言,不可因自己面對的處境而發聲嗎。
在公營機構中爆出醜聞,最終領導人即使不涉其中,往往亦會因管理不善之名,而被徹換或引咎辭職,可是在教會內,大家還是很認同「離開容易,留低係需要勇氣」,而且暗地裡,更會將教會問題,歸咎在人的罪性,還原成靈性問題,一切皆出於信徒讀經、靈修、祈禱、傳福音不足。
世事紛陳,今日教會面對種種一切,是不是一句「耶穌是答案」,可以解決呢?
我沒有答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